294 我辈士绅,捐输乃是取死之道!_大清话事人
爱看小说网 > 大清话事人 > 294 我辈士绅,捐输乃是取死之道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94 我辈士绅,捐输乃是取死之道!

  第295章我辈士绅,捐输乃是取死之道!

  江西饶州府,浮梁县。

  县衙内,饶州营千总脸色铁青,瞅着一群士绅。

  王士绅给抚远大将军的那封信不出意外的石沉大海了。大将军行辕的书办那一关,都没过得去。直接当做废纸扔掉了!

  而浮梁县的一处巡检司,却突然遭遇了袭击。

  从徽州府出发的吴军尖兵沿着徽浮古道开始拔除清军小股汛兵巡检。

  一名巡检侥幸跳入昌江得以生还,将战争的消息传回了县城,所有人大惊失色。

  于是知县牵头,士绅捐输。

  ……

  宽度仅有2里的水面被拉上了铁链,两侧各有炮台营寨,飘扬着清军军旗。

  ……

  来啊,我们很有钱,我们还愿意拿出来!皇上,看我们脑满肠肥长得像不像肥猪!

  浮梁守军胆寒,稍事抵抗后就夺门逃命,知县在逃亡时被击毙。

  民夫很开心,拿到了赏银。

  明朝中期起,就有“翰林多吉水,朝士半江西”的说法。

  浮梁县的士绅群体强大,可以和知县分庭抗礼。

  全军从歙县出发,途经休宁、界首、祁门、抵达浮梁县境内,足足花了8天。

  而原本富庶的松江府却是因为军事上的安全避风港地位,吸纳了大批的财富和人才。从而成为了整个东南乃至帝国的耀眼明珠。

  孙子略一思索,就问道:

  “小将军,到了。”

  马车晃悠悠前行,冷风吹着山林。周边虽然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,却是让人感觉后背陡生寒意。

  知县的手段比较委婉,是因为得罪不起。

  衙役班头亲自带队搜出了2000多两银子。合理分润后,知县得了500两,官仓得了300两。

  ……

  王乡绅叹了一口气,默默的点头:

  朝廷缺钱粮,天天琢磨增加税源。

  不过,半个时辰后就传来了一条令他不安的消息:王乡绅一家子,跑了!

  守门的衙役收了他100两,打开了城门放走了王家老小21口。

  贵州绿营37000余人,设提督一员。

  每一样都能抵得上几个精锐军团外加一屋子外交官的作用。原因很简单,货源垄断呀!

  早有准备的清军稍后展开了反击。

  培养出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喝茶群体,和一个舞会必穿丝绸华服,设宴必摆精致瓷器的上流社会。

  ……

  “你等引路搬运辎重有功。头目每人赏5两,其余2两。”

  知县假装不知道,

  因为他还指望着这帮丘八爷帮着守城呢,否则光凭县衙的百十个衙役帮闲还有数十个民壮弓手,他没有信心。

  千总把暖帽摘下,愤怒的指着北边:

  其最聪慧的孙子问道:

  “爷爷,我们为什么要逃?”

  老王八虽然可恨,可他这些年可没踩过坑。难道他断定这浮梁县必陷?因而不管不顾的跑了?

  众人在山脚下,匆匆吃完干粮,抱着火枪闭眼小睡。

  其余的不翼而飞。

  除抚标外全省仅有九江镇、南赣镇两员总兵,而饶州营又是属于九江镇总兵麾下,设游击一员,兵丁500余。

  王乡绅却是面不改色:

  “是吗?”

  李小五率领3个营的兵力,强攻一举拿下。火炮和火枪压制城头,然后架起十几架云梯,一气而下,伤亡40余人。

  王乡绅竖起3个指头:

  “再加300两。”

  知县也尴尬的打圆场:

  “本官出面斡旋一下,大家互相体谅嘛。王前辈,你也要有大局观。”

  宅子嘛,视战况和人情轻重而定,说不定还要还给他。

  “师爷,本县士绅真不是东西,死到临头都不肯舍财。”

  知县琢磨了一下,答应了。

  ……

  浮梁县2处巡检司被歼灭,还有3处汛兵失去联络。

  傻子都意识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
  次日征发了1000多民夫、100多头骡子随军。沿昌江北岸进攻饶州府。

  本来李郁是想改为“少年近卫营”的,比较贴切。但是一琢磨过几年又要改。

  浮梁县城陷落!

  “休整半日,吃饱喝足小憩片刻。然后跟着本官,直取浮梁县。”

  “湖口县那帮蠢货,他们自以为拿出50万两现银是报效朝廷,却不懂这是在给自己挖墓坑,甚至是在给全江西的士绅挖墓坑。

  “爹你也太吝啬了,咱家虽然现银不多,都投在产业上。可捐个几千两很轻松,击退贼兵我们也受益啊。”

  “嗯,下令吧。”

  李小五率3营的兵力另有民夫500人,将5门6磅炮拆开,一路肩扛手挑的过来了。

  宅内的浮财肯定是要刮走的,反正没有证据。

  虽不如江南,但差距不是很大。

  ……

  “往南边先避避战火,看看情况再说。”王乡绅突然下定了决心,“逃亡时不得聚集在一起,分两路。万一有个好歹,我王家也能留根香火。”

  “谢谢将军。”

  师爷尴尬的笑笑,其实以他的阅历,知道本县士绅的做法才是正确的。湖口县士绅那是纯粹的脑子进水了。

  王乡绅却是微微一笑:

  “县尊,不如打开县仓犒劳这帮丘八爷!毕竟,这也算公事!”

  ……

  “战争一开,我等士绅拿好地契房契,卷了金银细软,速速逃命才对。带不走的银子埋进地窖或者扔进鄱阳湖,也不能捐输呀。唉!”

  “。”

  “那我们怎么办?”

  然而,知县却是越发的不安。

  “哎,东翁此言差矣。以县衙的名义借,自然是县衙还。一时还不上也不打紧,先欠着。反正这衙门也没长腿。”

  负责主攻的是童子营,人小体重轻灵活,以佩剑和短手铳踩着云梯一口气冲上了城墙。

  李郁在信中叮嘱过他,尽量完好的占据景德镇,控制瓷窑、制瓷工。之后工业大臣杜仁会派来懂行的官吏来接手。

  江西不设提督,由巡抚吴志诚兼任。

  北方多省都已经增加了每亩1钱的田税。

  “借下钱粮到时候让本官还?”

  当然了,大清永不加赋,所以这1钱不叫赋税,叫追缴历年欠收的利息。

  鄱阳湖湖口战云密布。

  景德镇,是个金猪!

  江面顿时水柱冲天,硝烟弥漫。

  “和平年代,士绅才值钱。战火一起,士绅就是肥猪,光溜溜的肥猪。把你头上耳朵上这些金闪闪的玩意摘下来,这会要了你的命!”

  “到时候,莫要怪弟兄们打仗不用心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ikan3.com。爱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ikan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