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二六章 可是,这样的军队后世真的出现了!_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爱看小说网 > 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 > 第二二六章 可是,这样的军队后世真的出现了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二六章 可是,这样的军队后世真的出现了!

  “韩成,你有没有好的办法,可以解决这种弊端?”

 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。

  遇事不决问韩成。

  随着和韩成之间,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,如今朱元璋已经逐渐养成了遇到事情了、尤其是比较棘手,难做的事情时,问一问韩成的习惯。

  毕竟他在此之前,在很多棘手的问题上,都从韩成这里得到了不错的解决办法。

  很多解决办法,若不是从韩成口中说出,朱元璋、乃至于这个时代的人都根本想不起来。

  这自然不是因为朱元璋等人不够聪明。

  而是因为时代局限性。

  事实上,真的比起聪明才智,韩成觉得自己要比这个时代顶尖的那一批人差上很多。

  从未来而来的他,是成功的站在了无数优秀前人的肩膀上,所以才会显得自己看起来,比这个时代顶尖的人聪明一样。

  这点自知之明韩成还是有的。

  不过,来到这些时代,能站在无数前人的肩膀上,用无数顶尖人才汇集起来的智慧来解决问题,本身也是一种本事。

  没有来到大明之前,韩成虽也知道知识重要,知识可以改变命运。

  可这种感觉并没有那样强烈。

  但来到大明之后,韩成是切身体会到了知识有多重要!

  知识不仅仅改变命运,还能改变世界!

 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,韩成并没有立刻回答。

  他低头思索。

  毕竟在此之前,他没有想到朱标朱元璋会问这个事情,并询问自己相应的解决办法。

  韩成知道自己现在说出来的话,一个弄不好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
  所以需要慎重起见。

  见到韩成陷入思索之中,朱元璋也没有开口催促。

  边上的朱标看着韩成,心里有些担忧。

  怕韩成在这个事情上,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。

  毕竟他经过一番思索,不能说没有想到解决办法,只是所想到的解决办法,没有一个拥有特别好的效果。

 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,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!

  韩成这一次,又是一反常态的没有立刻开口说话,而是陷入到了沉思里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由不得朱标不担心。

  怕韩成在这事情上,也没有什么好办法。

  好在韩成的沉思,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结束了。

  见到韩成抬头,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,都立刻将目光落到了韩成身上。

  “这件事情,也不是没有办法进行调和。”

  韩成望着二人说道。

  “武勋最大的问题,就是到了后来,越来越难以得到新鲜血液补充。

  出现人才断代。

  总是在最初的那些武勋后代里面打转,是不成的。

  文官是从全国搜罗人才,武勋却是只那么些,长时间下去,必然比不过。

  所以,陛下今后在开科举的时候,这可以将武举一并给开了。

  也从全国收拢人才。”

  听到韩成这样说,朱元璋脸上并没有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
  因为韩成说的办法并不新鲜。

  “武举是武则天时就开创的,开创初期,确实令人耳目一新,起到了一些作用。

  但从后面的它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,所取得的作用,只能说是微乎其微。

  想要凭借武举,就与文官分庭抗礼,是难上加难。

  不说弱宋,就算是我大明,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,武举与科举并举,到了后来,文官还是会压住武将……”

  朱标迟疑了一下之后,望着韩成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。

  武举这个办法,韩成没有说的时候,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,其实都已经想到了。

  但都觉得仅仅凭借一个武举,是根本不顶用的。

  相对于科举而言,武举太过于不起眼。

  但凡有点志气,在读书上面有些本事的人,都会选择读书考科举,而不会去考武举。

  如果韩成说的解决办法,只是武举的话,那可就太令人失望了。

  韩成闻听朱标之言道:“大哥,我说的武举,和之前的武举不一样。

  以往的武举,说是武举,其实朝廷做的并不好,本身在重视程度上,就远远比不上科举。

  全国各地,都有各种各样的学院,用来教授四书五经这样的知识。

  但却基本上没有相应的,专门教授兵书战阵的军事学院。

  因此上科举所获得的人才,都是受过各种正教育的。

  武举则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野路子。

  不是说野路子里就没有人才,但总体来说,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,和科举比起来,要少的太多。

  底蕴远远不够。

  在我看来,设立武举的前提,就是必需先设立军事学院,教授相应的军事知识。

  若没有这个前提,就进行武举,那实在是过于流于形式。”

  武举的前提,是建设军事学院?

  朱元璋朱标二人,听到韩成的话后,瞬间有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。

  对啊!

  武举和科举,之所以产生的效果非常大,那是因为本身就存在天大的差别。

  传授儒家知识的学院到处都有,可传授打仗知识的学院呢?

  至少大明现在都没有。

  平常也都是军中传授一些。

  可就是军中,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,才能学习兵法这些知识。

  至于说军队之外,那就更不要提了。

  一般都是原有的功勋家庭,或者是原本在军中干过,拥有一定知识的,才会给后代传授相应的东西。

  这些都是私下里、不成规模进行的。

  和科举比起来,那简直不要差的太远!

  是啊!

  文人可以设立各种学院来传授知识,为何武勋就不能做同样的事?

  原来是自己之前想错了!

  同样都是武举,自己等人想的武举,和韩成所说的武举,差距竟这样大!

  “只是……这兵马之事,和读书人读书还是有很大不同。

  只怕就连那些军中的很多将领,都不愿意将所掌握的东西,拿出来教授其余不相干的人。

  他们中的很多人,更愿意将之私藏起来,只传授给自己的子孙,亲信。”

  朱标的声音响了起来,说出了很多武将的心思。

  韩成摇摇头道:

  “这个陋习必须要打破,我华夏多少好东西,都是因为一个敝帚自珍,湮灭在了历史长河里。

  武将想要站起,想要不在后面被彻底压下,军事学院是重中之重。

  若是大明武将之中,都是这等鼠目寸光之辈,那到后来被压的跪下舔文官鞋底子也是活该!”

  朱元璋道:“军事学院必须建立,不是一些武将们反对就行的。

  哪里都不缺少蠢货。

  作为一个带头人,要是因为这些蠢货的叽叽歪歪,为了照顾这些蠢货的意见,就不去做正确的事了,那才是真的愚蠢!”

  设立军事学院的好处,显而易见。

  朱元璋只是以往的时候,没有往这方面去想过,毕竟以往也没有这等先河。

  可现在,听了韩成这样一说,再一琢磨,马上就看出了这里面有多大的好处。

  确认这是一招妙棋之后,朱元璋马上决定,今后就这样做了。

  至于一些武将,会对此有意见?

  哪个有意见,哪个就过来与他说!

  他会亲自和他们分说,这里面的利害关系。

  “除了设立军事学院之外,还要提升军人的地位。

  让军队成为一个,令许多百姓向往的地方。

  形成一人当兵,全家光荣的氛围。

  让军队变成如同科举考试那样,令无数人趋之若鹜,挤破脑袋想要往里面进。

  只有形成这样的社会氛围,那武将的根基才算是彻底的立住。

  做皇帝的再稍微有点手段,今后就不会让文武失衡。”

  韩成声音继续响起,诉说着他在这些事情上的看法。

  随着韩成这话说出,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反应都差不多。

  那就是都觉得,韩成提出的设想非常好,但又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!

  让众多百姓,觉得当兵和读书科考是一样的地位?

  让许许多多的人,挤破头去想要进入军队?

  这咋可能!

  根本不可能的!

  除非如同大秦那样,施行耕战制度,并辅佐以严峻的刑法。

  不然根本不可能!

  可历史也证明,秦朝的耕战制度,只有在国家飞速扩张时期才成。

  不然的话,很容易就会四分五裂。

  轰然倒塌。

  “韩成,这……太难以实现了。”

  朱标稍微一思索,就觉得困难重重,甚至于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。

  这事情做起来,可远比建立军事学院,都要更加的困难。

  改变整个社会对成为军人的认知,以参军为荣。

  这事情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离谱。

  想要做到太难了!

  “猛的听起来确实挺离谱,似乎根本无法完成。

  但真的做起来,也是有办法的。”

  韩成说着,竖起一根手指:“第一,便是要给军队足够的粮饷。

  哪怕是最为普通的士卒,每月所能够领到的粮饷,也需要高于普通人的正常水准。

  这是最基础的一条。

 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读书,科考?

 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,一旦考中,就可以做官。

  社会地位随之提升不说,权柄在手,还有俸禄。

  就算是一点不贪,那也远比普通人过的好。

  读书和出人头地挂钩了,人们怎么会不读书?

  让人饿着肚子,空谈理想是不行的。

  肚子是忠诚的,知道该往哪里去。

  只要陛下能做到,让普通士卒过的都比普通百姓好,那百姓们对于成为兵卒,肯定会异常踊跃。”

  朱元璋朱标二人的面色变了变。

  韩成说着,又竖起一根手指:“第二,就是要净化军队。

  比如说,罪行里面有一个叫做发配充军,这点就需要废除!

  不然这军队,就容易被人唤做贼配军。

  严重拉低军队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。

  军队里的,哪怕是再普通的兵卒,都需要身家清白之人才行。

  想要当兵,除了考虑想要当兵之人自身的状况身体素质之类的,就连其直系亲属的父辈,祖辈都要调查审核。

  看看其父辈祖辈,是不是身家清白,有没有作奸犯科。

  将当兵的标准给提升上去。

  不是谁想要当兵就可以当兵的。

  和做官一样,父辈祖辈作奸犯科,后代无法参加科举。”

  听到韩成这话,朱元璋的眼睛亮了。

  “这个好!”

  朱元璋满是惊喜的出声道。

  “这样的制度一旦实施下去,那么作奸犯科之人,肯定会大大减少!”

  朱元璋就是一路从穷苦走过来的,他太清楚众多百姓,对后代的态度了。

  绝大部分人,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有出息。

  望子成龙。

 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,对于会影响子孙后代前途的事,肯定不愿意去做。

  哪怕就算是没有这方面的影响,其实许许多多人的子孙后代,还是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,只是普通人,成不了官,当不了人上人。

  可他们也一样是不愿意,将这一丝一毫的可能,给主动丢掉。

  这样的一个束缚,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给束缚住。

  但肯定会有不少人,在想要作奸犯科之时,会为此而犹豫的。

  这一招确实很不错!

  韩成等朱元璋把话说完,就又一次的伸起了一根手指头道:“再一个,就是要严明军纪,要对将士进行宣传和思想教育。

  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,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ikan3.com。爱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ikan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